手表发展史 (转载)
手表,或手表,是指戴在手腕上计时/显示时间的仪器。
手表通常由皮革、橡胶、尼龙布、不锈钢和其他材料制成,并将显示时间的“表头”绑在手腕上。
我们戴的不是手表,而是我们从未经历过的历史。让我们用图片快速回顾历史上“手表”带来的精彩瞬间。
16世纪,世界上第一只怀表诞生于德国,由德国锁匠PeterHenlein制作,后人称之为“纽伦堡铁蛋”。怀表的发明宣布,“手表”作为一个单独的类别,独立于“手表”的大分类,阅读时间已经成为一种方便的动作。手工制作的怀表成为那个时代经典风格和洗涤的象征,也是钟表与微工艺相结合的完美珍品。1886年,瑞士人在改进齿轮装置和擒纵器后,设计了便宜的怀表。这样,很多人就可以买到怀表,怀表进入了普通人的家。由于掌握了这一先进的制表技术,瑞士在未来一个多世纪里也将成为世界制表行业的中心。
第二代手表——绑在手上的“手表”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,一名士兵把手表绑在手腕上,以方便地看手表。举起手腕可以看到时间,比以前方便多了。1918年,瑞士一位名叫扎纳沙奴的钟表匠听了士兵把手表绑在手腕上的故事,受到了启发。经过仔细思考,他开始制作一个较小的手表,并在手表的两侧设计了一个针孔,用于皮革或金属表带,以便将手表固定在手腕上,从那时起,手表就诞生了。
中国历史发展过程。
第三代手表——象征经典和传承的“机械手表”机械手表可分为手动机械手表和自动机械手表。手动机械手表:手链运动,通过转动手表手柄,手表运动中的主发条充满弦,发条完全放置后,促进齿轮运行,促进指针行走。自动机械手表:由运动中的摆陀重量驱动,手臂摆动驱动摆陀旋转,驱动手表上链的主发条,推动行走。
1969年,日本精工公司发现石英晶体可以制成音叉,并在钟表上使用。世界上第一块石英表诞生了。石英晶体的应用使手表能够大量生产,不仅生产速度比以前快得多,而且价格也下降了。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旋律。
腕表发展史。
第五代手表-接收信号自动校准时的“电波表”电波表机身由原子时钟和无线电接收系统组成,由国家授时中心发出准确的时间,可以通过无线电接收系统自动校准时间。电波表内置高感度小天线,接收标准电波自动对时,可实现时间精度。在国际上,德国、英国、美国和日本都发送了标准电波。2007年7月,在中国河南商丘建造的新电波塔开始发送电波。瑞士手表发展历史。
手表的生产和生产是基于一个简单而机智的发明,即“弹簧”,它可以收紧和储存能量,并可以慢慢释放能量,以促进手表中的操作装置和指针,实现显示时间的功能,手表中的弹簧装置被称为主弹簧
手表结构由表头、表带(表扣)组成。表头的部件包括:运动、表壳、底盖、镜面、字面(常称表盘)、指针,把握(调整时间,也叫按压)、命令(部分表种要求)。
手表的工作原理,手表是一种用来指示时间的精密仪器,其原理是使用周期恒定、持续振动的振动系统作为标准。如果您知道振动系统完成第一手表第二次全振动所需的时间(振动周期)并计算振动次数,则振动后的时间等于振动周期乘以振动次数。即时间=振动周期×振动次数
摆轴游丝机械手表采用摆轮游丝作为振动系统,摆轮1固定在摆轴2上,摆轴上下轴颈套在轴承内,可围绕轴承旋转。游丝部件3的一端固定在摆轴上,另一端固定在夹板上。摆轮的运动由旋转变为往复运动,因为游丝的弹性变形。摆动时,摆轮游丝系统会受到轴承摩擦、空气阻力、游丝内摩擦等运动阻力手表的影响,摆动幅度(振幅)会逐渐衰减,最终停止。为了不衰减地持续振动,摆轮游丝系统必须定期补充能量,即手表中必须有能量装置。通过一个特殊的机构,将能量周期性地补充到振动系统中。擒纵机构还用于计算摆轮游丝系统的振动次数。因此,摆轮游丝系统和擒纵机构是机械手表的关键装置。
智能手表可能是目前最完美的产品形式,人们一直在努力创造更方便的通信或第二屏设备。然而,在AppleWatch、在三星GearS2等优秀产品出现之前,智能手表已经发展了几十年。接下来,让我们了解一下智能手表的发展过程。
1972年:PulsarTime
这款Pulsartime是美国手表制造商汉密尔顿钟表于1972年推出的,可以说是第一款具有“智能手表”概念的产品。首先,它内置了一个传感器,可以自动调整LED背光亮度。此外,它还设计了大量的数字按钮和计算器功能,使人们能够在手腕上实现简单的计算。
1973年:E-paper
中国发展史简述。
1973年,施乐公司物理学家成功开发了NickSheridon-paper,也就是说,电子墨水屏的原型功耗低,阅读方便。它的诞生也为早期的智能手表奠定了基础。
1985年精工RC-20
中国70年发展历程。
精工(Seiko)1985年,新一代电子手表RC-20与爱普生联合开发。它有一个触摸屏,可以连接到计算机下载和安装特殊应用程序,甚至编程。然而,它的ROM存储空间只有8K,实用性一般。新中国的发展历程。
1994年,卡西欧VivcelVCL-100腕表历史。
LV腕表历史。
卡西欧一直专注于电子手表的生产,因此其产品更容易添加智能特性。1994年,VivcelVCL-100可以监控手机呼叫,并通过手表振动提醒用户,这可以说是第二个屏幕概念。中国的发展。
2000年:IBMWatchPad
1.5中国历史简述。
IBMWatchPad出现于2000年中国五千年历史简介。
1.5可称为真正的手表计算机。它运行Linux系统、内置指纹传感器、加速度计、蓝牙等。缺点是电池寿命只有6小时。
2004年:微软SPOT
石英表的历史。
2004年,比尔·盖茨看到了可穿戴计算机的未来前景,于是微软推出了SPOT手表,一款集MSN通信、新闻、FM收音机于一体的手表。它有单色屏幕,省电,但缺点是缺乏可扩展性,不支持应用,于2008年宣布停产。
2005年,精工SpectrumSVRD001
世界名表历史。
2005年,精工SpectrumSVRD001推出,限量500元,充分利用电子墨水屏的特点,具有超高对比度、低功耗、轻薄设计,看起来更像手镯,给现代智能手表的设计带来灵感。
2012年:Pebble
2014年:AndroidWear机械表历史。
2014年3月,谷歌正式发布AndroidWear,进入智能手表市场。同年,LGGWatch、Moto360、三星Gearlive第一批AndroidWear正式发布,意味着智能手表市场真正进入消费市场。当然,第一批AndroidWear并不成功,大多数用户仍然觉得智能手表不是实用的数字设备。
2014年:AppleWatch
2014年9月,苹果正式发布AppleWatch,并宣布将于2015年春季正式上市。苹果的加入无疑意味着智能手表大战的真正开始。截至目前,AppleWatch销量已超过1400万元,成为历史上最畅销的单一智能手表,意义重大。
原创文章,作者:biao6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hsdongcheng.com/index.php/2023/03/25/23930.html